徐悲鸿(1895年7月19日—1953年9月26日),汉族,原名徐寿康,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,中国现代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曾留学法国学西画,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,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、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。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。擅长人物、走兽、花鸟,主张现实主义,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,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,作画主张光线、造型,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、骨骼的准确把握,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,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,与张书旗、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“金陵三杰”。所作国画彩墨浑成,尤以奔马享名于世。
《奔马图》画于1941年的秋天,当时徐悲鸿为给抗战募捐远赴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办艺展,而国内的抗日战争正处于与日寇战略相持的关键时期。二次长沙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,日寇占领了长沙,消息传至槟城,徐悲鸿心急若焚、彻夜难眠,于是趁着月色,饱蘸浓墨,一幅纵长326厘米、横宽112厘米的《奔马图》一气呵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