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.11.28-1559.3.28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,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为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。因官至翰林待诏,私谥贞献先生,故称“文待诏”、“文贞献”。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
文人书斋是文徵明常表现得主题,此图绘写杂木绿荫下茅屋二所,堂内文人正在展卷切磋,旁屋里的童子煮茶伺候,境界平淡宁静,表达出在野文人安贫乐道、耿于艺文的理想志趣。与主题相适应的是平实匀衡的布局,屋旁的巨岩和高耸的孤松又在平稳中增加突兀之势。是图是他赠于学生王谷祥的旧作,并填《风入松· 病中有怀》词一首,时为嘉靖甲午(1534),文氏年65岁。图中笔墨简洁疏放,尤其岩石的皴染兼用黄公望和吴镇的笔法,粗率劲健,显示出他晚年粗笔山水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