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,祖籍安徽宿州砀山,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(今湖南湘潭)。原名纯芝,字渭青,号兰亭。后改名璜,字濒生,号白石、白石山翁、老萍、饿叟、借山吟馆主者、寄萍堂上老人、三百石印富翁。
齐白石笔下的草虫可谓神形兼备,栩栩如生,他曾有诗云:“从师少小学雕虫,弃凿挥毫习画虫。莫道野虫皆俗陋,虫入藤溪是雅君。春虫绕卉添春意,夏日虫鸣觉夏浓。唧唧秋虫知多少,冬虫藏在本草中。”可谓一草一虫总关情。画中菩提枝下螳螂长足的挺拔,关节的精准,一只蓄势待发的螳螂跃然纸间。从中不得不叹服齐白石深厚的线条功力,以及对细节的把握往往信手捏来。更令人叹服的则是画中隐约表现出了蝉栖身枝头“高处不胜寒”所隐藏的一丝畏惧与担忧与树下螳螂之跃跃欲试间的呼应。真可谓妙到毫颠,亦足可见齐白石的草虫绝对是小中见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