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抱石(1904年10月5日—1965年9月29日),原名长生、瑞麟,号抱石斋主人,生于江西南昌,祖籍江西新余,现代画家,“新山水画”代表画家 [1] 。早年留学日本,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。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、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。 他擅画山水,中年创为“抱石皴”,笔致放逸,气势豪放,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;晚年多作大幅,气魄雄健,具有强烈的时代感。人物画多作仕女、高士,形象高古。著有《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》《中国绘画变迁史纲》等。
此幅写赠张书旂的《听雨图》,正是傅抱石雨题材作品中极为精彩之作,傅抱石赠张书旂作数见,如叶宗镐《傅抱石年谱》中即载1947年3月傅抱石曾于中大宿舍写《青山高几重》册页。此幅《听雨图》体现了傅抱石四十年代中期笔下屡见处理手法。此画先用淡墨写出山体的大概轮廓,然后以中墨调和赭石画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,待其将干未干时,用浓墨焦墨以散锋笔法写出在狂风暴雨中被蹂躏得贴近地面的树。作为渲染,又在树下着一孤舟,舟上一人吃力地摇橹,其负重之态与偃伏的树一样生动地反衬出雨势的急和猛;而舟中卧倒听雨者,其悠闲之神态更是点睛之笔。
款识:丁亥春月,书旂道兄自美归来,五载不见,畅慰无限。属写小帧,实深愧。还京后作诸最劣。笔研久荒,迩日又国事澎湃,未知如何了局。率写听雨之图,藉博一粲,请乞指政,幸也。弟傅抱石金陵讲舍并记。
钤印:傅、抱石大利、代山川而言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