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陀罗,元代画僧,一名壬梵因。自古以来,以其传记无存,无法确知生平事迹,且我国无“因”姓者,自古即被视作天竺僧;然于其所绘之《寒山拾得图》上,留有款记“宣授汴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住持佛慧净辨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”,其中,汴梁系指元代在开封置治之汴梁路,由此推测,师应为元代僧,住持于大光教禅寺,授有大师号。其绘画蕴藏禅机,颇富气魄,深受楚石梵琦之激赏。在日本,多处保有其所绘之图,如东京根津美术馆所藏之布袋图与静嘉堂之智常禅师图寺。此二图与寒山拾得图、丹霞烧佛图,于昭和二十八年(1953),被指定为日本国宝。
以寒山和拾得为主题的图画有许多版本,而最负盛名的禅画则是这幅元代画家因陀罗所作的《寒山拾得图》。此图为纸本、墨画,在画面最左边,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:“寒山拾得两头陀,或赋新诗或唱歌。试问丰干何处去,无言无语笑呵呵。”这幅画,描写寒山与拾得两位仙人席地坐于一株古树下,背依石丘,相对谈天说地,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。画中的寒山拾得蓬头光脚笑颜,一人双手相握,一人俟身向前。画面线条玲珑,浓淡衬托有力。虽寥寥数笔,但傲笑自若的禅僧形象已跃然纸上,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、大智若愚、狂放不羁的精神。画家用了多种笔法来表现这一充满静谧禅机的场面:以吹墨法画头发,使之有蓬松自然之感;以阔笔焦墨画襟带,使之有临风而动的飘逸感;以渴笔画树石,使之有苍劲古逸之感。画意损深邃,画风简约,拙朴木纳,又不失活泼、诙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