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,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(今湖南湘潭)人。原名纯芝,字渭青,号兰亭。后改名璜,字濒生,号白石、白石山翁、老萍、饿叟、借山吟馆主者、寄萍堂上老人、三百石印富翁。[1]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早年曾为木工,后以卖画为生,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。擅画花鸟、虫鱼、山水、人物,笔墨雄浑滋润,色彩浓艳明快,造型简练生动,意境淳厚朴实。所作鱼虾虫蟹,天趣横生。齐白石书工篆隶,取法于秦汉碑版,行书饶古拙之趣,篆刻自成一家,善写诗文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。代表作有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《墨虾》等。著有《白石诗草》《白石老人自述》等。
《海棠秋趣》为白石老人晚年时所作,红花墨叶配以昆虫点缀,自有一番田园乐趣。秋天本是令人惆怅的季节,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另有一种生命蓬勃的气息:两棵海棠自上而下队列式排列,海棠花开,柠檬黄的花蕊让画面显示出跳跃的动感;如柳枝般垂挂的枝条,安静中不乏妩媚;几片硕大的叶子以淡墨挥就,再以渴笔点出叶脉,粗中见细;两只蚂蚱于海棠树下低头觅食,又或是在窃窃私语,栩栩如生,灵气十足。
画面左侧,齐白石题有自作诗:卷帘临水羡鱼偕,十二朱栏万字排。清夜露冷情更切,西风吹梦上秋阶。诗为画又延伸了意境,白石用宗教里的“卍”字表达“万”,当为祈求吉祥之意。卐或卍,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。唐代武则天将卐定为右旋,定音为“万”,义为“吉祥万德之所集”,此义沿用至今。九十一岁的白石老人已是暮年,但创作激情却未曾退减,祈求吉祥当是对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