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宾虹(1865 年1月27日——1955 年3月25日),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,生于浙江金华,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,初名懋质,后改名质,字朴存,号宾虹,别署予向。近现代画家,擅画山水,为山水画一代宗师。六岁时,临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册,曾从郑珊,陈崇光等学花鸟。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,早年受“新安画派”影响,以干笔淡墨、疏淡清逸为特色,为“白宾虹”;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、黑里透亮为特色,为“黑宾虹”。
上款“墨三”即顾祝同(1893-1987),江苏涟水人,字墨三,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、江苏省政府主席、贵州省主席。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,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、国防部参谋总长。去台湾后任国防部长、“总统府”战略顾问等职。
在黄宾虹看来,临古不能“徒存貌似”,而要把握古人之精神;写生不能“凝滞于物”,而要发挥“我之精神性灵”。两者的交汇点在哪里?在笔墨及其变化。他说:“穷笔墨之微奥,博古通今,师法古人,兼师造物,不仅貌似,而尽变化,继古人之坠绝之绪,挽时俗颓败之习,是为神品。此大家之画也。”
1937年5月黄宾虹举家迁往北平,不久“七七”事件爆发,黄宾虹南归不成,就杜门谢客,作画着书。1948年,方由北平经上海回到杭州。《春山论道图》作于1944年,正是抗战时期赠送给顾祝同之作。顾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,担当抗日重任。此图浑厚华滋,法备气至,允称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