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翚(1632年4月10日─1717年11月15日),字石谷,号耕烟散人、剑门樵客、乌目山人、清晖老人等。江苏常熟人。清代著名画家,被称为“清初画圣”。与王鉴、王时敏、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“四王”,论画主张“以元人笔墨,运宋人丘壑,而泽以唐人气韵。”
图是王翚《仿古四季山水图》屏风组画中的一幅,描绘的是江南春景。图中山峦层叠,树青草绿,村舍屋宇错落,小桥流水人家,渔船泛波湖上,一派雨后春光明媚的江南山村景致。在构图布局上,小径、树木、庭院,皆随河流之势分布,疏密得当,既不拥挤,也不显孤单零落。近处、远处的小桥流水,将整幅画面巧妙地连结在一起;远处山峦环绕于雾霭之中,若隐若现,山峦以墨点点染,借以烘托初春万物复苏之景。临湖的道路两旁,树木繁茂,枝叶稀疏清朗,同树干的高大粗壮之势相呼应。全图中树干的画法不尽相同,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:近处多为粗壮老干,先勾勒其轮廓,再以墨色和赭石加以晕染,刻画详细;远处则多以浓墨一气呵成,枝叶多以湿墨排点式描绘,各种技法交相呼应,使得整幅画面变化多端。此图的亮点还在于色彩的匠心运用:画中设色以青绿、赭石为主,只在树干和房屋勾勒上略施墨笔,而杏花则以淡紫色点缀,使得整幅画淡雅清新却不失苍茫浑厚。此画的另一突出之处是对“有人之境”的营造。从近景之中的小桥流水、竹篱茅舍,到中景一组遥相对应的长列屋舍,再到远景隐于群山树林中的错落有致的庭院,连同画中泛舟江上的渔船、悠然自得的渔夫,无不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,观之